城東新區蓮花湖大橋夜景
風景秀麗的仙島湖
生態良好的網湖濕地保護區
對工業園區進行氣體檢測
荒山披綠,發展茶葉種植,助推鄉村振興。
開展化工企業環境問題排查
春日晴好,風輕云淡。9日上午,網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湖邊棧道漫步,微風襲來,水面蕩起層層漣漪。不遠處有水鳥在灘涂嬉戲,有的低頭覓食,有的展翅高飛。環湖的山巒和浩瀚的湖面相抱相依,在藍天碧云下勾勒出一幅秀美的畫卷。
得益于近年來的大力修復和保護,網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已成為陽新縣生態文明治理的典范。昔日的水質問題已明顯改善,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水清魚躍、風光迤邐的祥和景象。而這,只是陽新縣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日,喜訊從省里傳來,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授予孝感市等16個市(縣、區)“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區)”稱號,陽新縣榜上有名。
持續推進,將綠色發展納入干部考核
早在2014年,陽新縣便開始醞釀創建全省生態縣。
陽新縣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脈北麓,境內國土面積2780平方千米。陽新山川眾多,境內植被茂盛的幕阜山系貫穿多個鄉鎮,同時河網密布、水系發達,擁有良好的生態屏障。
2015年2月,《陽新生態縣建設規劃》通過省環保廳組織的專家評審。緊接著,2015年4月,該規劃經陽新縣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審議通過,頒布實施。一直以來,創建工作始終未曾停歇,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
2020年元月,陽新縣通過省環委會辦公室組織的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現場考核驗收。為全面落實專家考核驗收組反饋意見,2020年4月,陽新縣制定《陽新縣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整改工作實施方案》。目前整改任務已全部完成,各項指標達到考核標準。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陽新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在打造“金山銀山”中保護“綠水青山”,在建設“富強陽新”中擦亮“生態名片”。
為此,陽新縣提高站位,加強領導,堅持全縣“一盤棋”。該縣成立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生態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調度創建工作。同時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舉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專題培訓班。
尤其是2021年,陽新縣確立“一個百強縣”“五個示范縣”奮斗目標后,生態環境保護成了全縣的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行動?!拔鍌€示范縣”其中一個示范縣就是生態文明示范縣。
為推進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陽新縣把推進綠色轉型發展目標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啟動干部選拔任用征求環保部門意見程序,強化各級領導干部生態環保自覺。
“舉個簡單例子,縣里分管工業的副縣長同時分管環保,就是要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始終將生態環保這根紅線牢牢守住,不能踩線,更不能越界?!秉S石市生態環境局陽新縣分局局長吳興才說。
群策群力,上下齊心擰成一股繩
風景秀麗的仙島湖每年吸引國內外無數游客前來游玩,天空之城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黃石海拔最高的七峰山引來大量戶外登山群體的垂青……
陽新的山水資源通過各級新聞媒體、互聯網平臺推介后,鄂東南地區的這顆“明珠”圈粉無數。陽新縣委、縣政府充分借助這些旅游名片推介、宣傳陽新的生態文明,并以此為契機加大宣傳力度,使生態文明創建工作和綠色發展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陽新縣在借鑒學習其他縣市區的生態文明創建經驗做法時,結合自身實際,開設了“環保課堂”,邀請國內知名專家、老師作生態文明建設專題講座,把環保理念和相關知識傳遞到基層一線。
無論是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還是鄉鎮場區負責人,都被要求前來聽課。每年的“環保課堂”沒有流于形式,通過培訓學習,全縣廣大干部群體提高了環保的認識。
除此之外,結合“六·五”環境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陽新縣廣泛深入開展環保知識入校園、環保法治知識進企業等活動。環保知識入校園,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吸引廣大群眾參與進來,從小事做起,爭做“環保衛士”,爭做文明人。法治知識進企業,將相關法律法規傳達到企業、工廠,提醒他們在開展生產經營的同時,守好底線,知曉違反的后果嚴重性。
生態文明創建工作任重道遠,必要的獎補措施勢在必行。為此,陽新縣積極制定實施生態鎮、村獎勵補助辦法,印發《陽新縣創建生態鎮村獎勵補助暫行辦法》,對獲得省級以上命名的生態鎮、村予以獎勵。
通過省級生態鎮命名的獎勵20萬元,通過國家級生態鎮命名的再獎勵30萬元;通過省級生態村命名的獎勵10萬元,通過國家級生態村命名的再獎勵20萬元。截至2021年,陽新縣累計撥付“以獎代補”資金1140萬元。
陽新縣還印發《陽新縣秸稈焚燒工作考核獎懲辦法的通知》,采用百分制辦法進行考核,主要包括對禁燒工作的組織保障和焚燒成效兩個部分。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秸稈焚燒工作網絡責任體系,深入鎮村宣傳,強化巡查和處置。
“一類鎮(區)給予禁燒工作補助經費8萬元,二類5萬元,三類3萬元。另外,對綜合考核最終得分情況進行排名,對排名前三名且總分達90分以上的鎮(區)給予獎勵,第一名獎10萬元,第二名獎8萬元,第三名獎6萬元??己朔謹档陀?0分的鎮(區)給予通報批評,倒數三名給予年度環境保護工作‘一票否決’,直接取消評優資格?!标栃驴h污染防治指揮部工作人員說。
推進生態文明創建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上下齊心,群策群力,才能擰成“一股繩”。
2021年12月,陽新縣印發《陽新縣貫徹落實中央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深入推進中央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陽新縣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成立陽新縣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攻堅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
為實現高位推進,陽新縣委書記萬鼎、縣長楊波共同擔任指揮部指揮長,7個副縣級干部擔任副指揮長。
對中央督察組反饋意見中涉及陽新縣的4個方面11項22個整改任務,采取臺賬式、清單式管理,逐一細化整改措施,逐件明確整改責任,督辦落實,整改銷號。規定時間必須完成,需要長期整治的,按整改方案持續推進。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明確相關部門環境保護職能,推動環境保護關口前移,觸角向下延伸,各責任單位‘一把手’親自抓,徹底解決環境保護工作‘最后一公里’問題?!痹撝笓]部相關負責人說。
接力奔跑,
披荊斬棘鍛造生態家園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到民生福祉。
為全心全意建好“一座城”,陽新縣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截至目前,老城區完成老舊小區改造54個,雨污分流一期、排澇排漬工程一、二期如期完工。近年來,蓮花湖大橋、明月灣大橋建成通車,20余條主次干道全線貫通。陽新縣入選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成功創建省級園林縣城、文明縣城、衛生縣城。
城鄉面貌更加優美?!八膫€三”重大生態工程成效明顯,陽新縣新改建廁所5.5萬余座,新增造林28萬余畝,15個垃圾中轉站、13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成運營,靜脈產業園有序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實現全覆蓋。
陽新縣33個村入選全省美麗鄉村示范村,131個村入選全省美麗鄉村整治村,116個村創建省級生態村。內聯外射四通八達的綜合交通網絡基本建成,新建國省干線144公里,新建“四好”農村路370公里,武九客專和3座高鐵站開通運營??偼顿Y13.6億元的富河排市至富池段航道疏浚工程啟動實施。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一期投入使用,城區燃氣管網覆蓋率90%。
不僅如此,陽新縣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優化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清潔能源利用比重不斷提高,實施“氣化鄉鎮”工程,完成油氣回收改造加油站37座,拆除20蒸噸以下鍋爐48臺。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推進碼頭岸電設施和船舶受電設施維修改造,加強新生產車輛環保達標監管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
該縣大力整治揚塵污染,常態化開展建筑工地揚塵污染精細化管控。開展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構建區域聯防聯控協作機制。中心城區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禁鞭,已取得階段性勝利。
在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中,陽新縣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33個。網湖水質降磷及水生態恢復項目工程如期完成。扎實推進長江大保護“雙十”工程,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13家,關閉淘汰土窯輪窯55家,拆除非法碼頭87個,修復沿江開山塘口21處。全面落實長江禁漁,拆解上岸漁船326艘。
在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上,陽新縣獲評全省“清四亂”工作成績突出單位。針對土壤保護問題,陽新縣持續開展農用地土壤污染詳查,劃定詳查單元42個,核實農用地詳查點位513個。嚴格重點企業監管,建立土壤污染防治重點監管企業名錄。積極推進土壤治理修復,對富水地塊、銀山地塊實施治理與修復。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集中檢查、固體廢物大排查專項執法檢查行動。
陽新縣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也是在為推進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示范縣作鋪墊。該縣新型工業提質增效,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42個,完成投資126億元,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0家?,F代農業提檔升級,黃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1830畝的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啟動建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3家。陽新屯鳥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楓林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寶塔村獲評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借助生態文明創建,陽新縣的生態旅游發展迅猛。排市滴水涯、楓林地心大峽谷等景區投入運營,天空之城獲評湖北旅游新地標,仙島湖更是被外交部面向全球推介。國家3A級旅游景區8個,4A級景區王英仙島湖正在向爭創5A的征程上邁進。龍港革命歷史紀念館和革命舊址群入選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王英鎮入選湖北旅游名鎮,南市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一系列有力措施的推進和一系列“真刀真槍”的整改讓“生態文明之樹”在陽新縣健康成長。暮春時節,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放眼富川大地,秀美的仙島湖波撼荊楚,巍巍的七峰山高聳入云,柳綠花紅的蓮花湖濕地公園游人如織,整齊劃一的城東新區車水馬龍,一個生態文明家園已顯露無遺。(賀介飛 張靜)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